English

校园歌曲:为何走不出尴尬

1998-07-30 来源:光明日报 陈全新 杨时清 我有话说

时下,当你走进校园卡拉OK厅,你会感到像《铁窗泪》之类的囚歌竟也成为那里的叫座歌曲。与此同时,在众多有大、中学校举办的庆典、联欢晚会或歌曲比赛上,偶尔会听到一二首校园歌曲或由大学生自己作词作曲且自唱的原创歌曲,但绝大多数情况是校园歌曲一首也没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坦率地说,校园歌曲已从多方面步入了误区。回想80年代,校园歌曲如同一阵春风,为歌坛带来一股年轻的活力。像清新的《外婆的澎湖湾》、深沉的《龙的传人》、顽皮而又严肃的《童年》以及《兰花草》、《捉泥鳅》等等,无不充满着对人生、对童年的赞美与向往,对自然清纯高远的写意,没有色情、没有政治色彩、没有灰色调,通俗流畅、曲调流利,传神之笔、动情之境浸透字里行间,在优美的浅吟低唱里,叶佳修、罗大佑等成了一个时代的代言人,而如今的校园歌曲呢?

社会教育学家、湖北大学洪威雷教授不无忧虑地指出:如今校园歌曲或描写失恋,或吟唱伤感,飘浮于感性认识之上,甚至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年轻人应有的浪漫和激情,把握不到时代的脉搏,显得苍白、消极、肤浅,这不仅决定了校园歌曲的短暂性,而且对大、中学生易产生误导。他认为校园歌手身心都处于不成熟阶段,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冲撞,不少人难免会步入心理误区而伤感、孤独,因而易创作颓废歌曲。而且过于紧张的学习生活使校园歌手难以与社会沟通,甚至师生间的交流都很少,从而很难体察时代真情,也就产生不了饱含感情、歌颂社会和生活的歌曲。

当今的大、中、小学生,小学生的目标是升中学,中学生的愿望是考大学,从而被书本、成绩、升学率、纪律、分配牢牢捆住。那上了大学呢?大学理应有更广阔的天地,但许多大学生困于功利的学习目的而束缚了他们的志趣,难以体味外面精彩的世界。一些学生由于远离政治,对集体生活缺乏热情,缺少丰富的生活经历,因而直接导致了校园歌曲没有深度,缺乏持久的生命力。不少大学生坦言,随着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调整,他们手中仍有一支神来之笔,但已不再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怀,体现时代追求和理想,而是用来做作业、考试、考托福、考各种证书去了,校园歌曲已无人问津。

值得重视的是,大众传播媒体在宣传和培育校园歌曲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坦率地说,不少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多是些缠绵无尽的流行歌曲,传统戏剧、曲艺少得可怜,这一知识断层很快被良莠不齐的流行歌曲所填充,写出来的校园歌曲自然多为模仿,描写孤独、颓废、无奈、无聊多起来。

令人高兴的是,社会和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近年,不少地区的高教委举办了一系列的将高雅艺术迎进校园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歌曲的发展。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全国的中小学增设音乐欣赏课,而且当成必修课来学,努力培养一批具备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素养的专门人才。要想校园歌曲重现辉煌,最关键的是社会、学校和音乐界的配合,共同推出有影响的校园歌曲和歌手。

我们相信,校园歌曲还会再度辉煌,大、中学生手中的六弦琴终将弹出他们的心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